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

不重要。

我觉得问题集中在两点上,特此说明一下。第一点,很多人认为不重要等于“不需要”,这个理解是存在严重偏差的,正如文中说明过,有的设计行业本身和艺术没有交叉点,根本不需要绘画技能打底,比如搞建筑结构设计,影视后期等等,而在或多或少需要这一技能的领域中,对绘画技能的要求程度又是不同的,如动画或游戏设计,手绘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平面建筑等领域,相比较于设计规则与规范,手绘就是非常不重要的了。所以需要不需要是第一个层次的问题,重要不重要是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只有在需要的行业中才能讨论重要不重要,大概是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另一点,手绘是否是提高审美能力的唯一途径?借用评论区 @陈尘辰 的一段评论来说就是“绘画是培养审美只是过去的教条,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当然,我还想再强调一遍,手绘和绘画依旧是两个层面的事情,不要混为一谈。)在现代设计诞生的这短暂的一百多年当中,设计工具与手段的进步并不显著,计算机民用化之前,在二维空间上进行表现的手段确实是非常有限的。不过即便如此,正文中乌尔母造大的例子也可以说明,提高审美,认识设计规律绝非完全依靠绘画才能实现的。而在设计工具极大丰富的当代,手绘也绝非必需的设计手段。)

尤其是进入了21世纪以后,很多行业的设计师完全不需要依靠手绘进行早期设计。

为什么?

概念的混乱是一个原因,这里牵扯了四重的认识混乱。把“手工(handicraft,handmade)”和“绘画(fine art,painting)”当成一回事,认为用手画图就是与艺术相关联的行为。继而有些朋友可能把审美能力与绘画混为一谈,认为绘画是提升审美的唯一途径,但这是错误的。同时也因此,也认为绘画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设计手段。

艺术绘画与设计是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决定它们成色的是审美能力。也许经验与直觉上许多人认为绘画能够提升人的综合审美,但这绝不是唯一的途径。尤其在中国重技法的美术教育之下,绘画的学习本身对提升审美能力没有多少帮助。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打算举出乌尔姆造型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Ulm)的基础课程作为例子。有关乌尔姆造大,很多人会感到非常陌生,不过这恰恰是继包豪斯大学之后最为重要的设计学校(没有之一)。其对技术专业性的提倡与系统设计的推成成为了后日设计类大学教育规范的模本。

乌尔姆早期受到包豪斯的影响,强调以数学与几何,以及视觉设计的方法论为主的基础教育。无论哪一点,最优先重视的都是规则与理性。而随后,乌尔姆大学开始关注抽象问题与社会文化,探讨设计本身与社会的关系成为了其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针。

基础教育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展开:

  1. 视觉入门:有关色彩,空间,形态的训练与试验
  2. 表现方法:摄影,文字,徒手表现,素描的训练与分析
  3. 工坊作业:手工技术(木材,金属,石膏等),基础制作与分析
  4. 文化知识:五花八门,从现代历史,政治,艺术,到人类学,哲学,经济学等等。

由此可知,绘画本身所占据的比例是非常之少的,对于设计而言,当然绘画是不重要的。

然后我们来看看乌尔姆的基础课程具体都在做什么:

直接从立体空间入手认识造型,利用不同的素材,来表现造型,理解造型。在学习造型规律的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二维空间的束缚。

图片[1]-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左1 纸雕 右上 材质表现 右下 有关造型节奏感的练习

几何学课程,由于设计中的形式美背后隐藏着的数学规律,设计之美不是一种感性层面上的感觉,而是理性的分析后总结出的精致。

图片[2]-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图片[3]-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空间构成作业

图片[4]-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图片[5]-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螺

旋”的构成

工坊实践,立体作品制作课题:

图片[6]-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图片[7]-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图片[8]-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理解奇特的空间,不分内外的球体。

图片[9]-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设计流程检证的信息图课题

通过积木研究空间构成与分形:

图片[10]-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色彩论课题,根据数字决定色调的阶值,通过彩色,灰色,单色进行色彩配置效果的学习。

图片[11]-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诸如此类,不甚枚举。学习审美能力,造型能力,认识设计规律,绝非只有绘画一条途径,这仅仅是一种方法而已,有时候甚至是并不有效的方法。最为关键的事情是通过手段让这些认识进入人的思想中去,成为设计的源泉。

而对于思想的钳制永远设计教育滞后的根本原因,苏联取缔莫斯科高等艺术技术学院(Высшие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е мастерские)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随后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ocialist realism)的出现使得设计走向僵化与死板也早已是公论。

强调技法的优越性无非是设计教育中的八股而已,无论在这一层面做的如何地精湛,工具本身都不可能弥补内容性的缺失,一个拥有全套Zwiling的人就等于一个优秀厨师么?非也,在设计领域,也是一样,绘画本身就是这套厨具。

用手画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好看么?否,是为了研究好看是为什么,其后的规律与法则是怎样的。

手绘(用手绘制)之于设计的意义与其之于艺术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艺术而言,手绘是手段也是结果。

这是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将想法与观念变为实在的最快方法,这是其工具性的一面。然而对于艺术而言,手绘本身也透漏出作者个性的痕迹,作者通过手绘释放出的个人特质往往是艺术品成功与否的重要特征之一。

然而对于设计而言,其仅有的作用就是工具性而已。

作为工业生产的一部分,标准化是一切作业的基本要求,手绘可能带出的个人特征是不重要或不必要的。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很多领域完全取代了手绘。对于设计而言,规范与规则的意义更为重要。

比如建筑设计,我至今无法理解国内天天考试画那个马克笔的效果图是要干什么。你画出了花儿了也不过是一张草图而已。在我看来,建筑设计师完全不需要具备绘画修养(作为专业素养的一部分)现代化的取材设备与软件基本可以满足设计的一切需求。

鉴于评论区有朋友说看看大师的手绘,那我们就来看看大师的手绘与国内考研班教的建筑手绘区别在哪里。

图片[12]-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弗兰克盖里

图片[13]-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功能主义鼻祖 柯布西耶

图片[14]-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安藤忠雄

再来看看国内交手绘的公司与教室所欣赏的那些作品。

图片[15]-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图片[16]-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图片[17]-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这到底是在搞素描创作呢,还是在搞设计呢?

手绘是IDEA具象化的工具手段而已,你没有内容,绘画技能再好的再好也只不过是缘木求鱼而已。

而与艺术有交叉的领域就要保留绘画技能了,比如说动画设计。即便在三维动画大行其道的今天,研究动态与设计角色等方面依旧需要徒手绘画介入,因为暂时没有其他工具能够很好地替代这些作业。或者说,消费艺术本身就是在消费作者性,消费个性,因而绘画与艺术修养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至于问题提到的摄影与广告,完全不需要手绘基础。但必须有审美能力,这需要更多地去看,而非实践。摄影不懂,但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其中的设计规律与规则往往大于设计师的自我创作,如何掌握这些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导演,没几个能画好故事版的,徐克这种是特例。电影领域这一块是专门有人负责的,和导演没啥关系。

永远记住,设计和绘画艺术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参考资料:「現代デザインの水脈 ウルム造形大学」

—————— 这段无关正文,不过恰恰是精髓 ——————

看到很多朋友支持,我就在谈一谈个人在日本的艺术大学的感想,和正文可能没啥关系。

个人就读于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常年奔走于日本美术学校的各种展览之中。也算是有一些个心得。很多人总是感叹日本艺术与设计中的日式美学,却未必理解个中的缘由。这一点,是我在为很多朋友做日本艺术留学咨询时察觉到的。因为我经常看到一个共通的想法,认为日式审美是学校“教”出来的。继而产生了只要进了日本的学校,也能变得一样牛逼的想法,尤其是一心想学动画或漫画的朋友,打一开始就走偏了道。

每每这种时刻,我就只能在心中苦笑一声,毕竟图样。

中国大学的一般状态是重视实用性,技能性教育,而忽视有关“美”的探索,忽视对思想进行自由表达的鼓励与训练,不过这也是大家都懂的国情所决定的。日本则是完全相反的状况,无论艺术还是设计领域,都不太重视“术”的层面的教育,更重视表现的自由性,一切IDEA,很少有老师会去做价值判断,不会说你的表现是“好”或“不好”,只谈印象是否深刻,你的想法只要能够自洽地表达出来,就是成立的。有关技法,是从属于想法的,一种的技法在作品中是否成立,完全取决于作者自身的设定。同样,技法的提升也是沿着作者自身的追求而前进的,这其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或界限,一切都发乎于己,成乎于己。

这样的教育模式的好处是允许人进行最大限度地自我表达,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但这种表达思想上的“自由”本身也是有代价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生产出大量新奇但并无意义的作品。所以最无用设计榜上,日本的设计作品是常年屠版的。而在美术领域中,会看到大量重复无趣的题材,质感表现类作品。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优秀的作品,也都是在这种大量的“试行错误”被淘汰后存活下的精华而已。

图片[18]-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最无聊的作品就属这种质感系作品了

自由却无意义的表达非常重要,因为探索本身就是不能事先设定好终点的。大学既是这样的一种平台,给人以探索的自由,给人以表达的自由,继而使得优秀的作品提供诞生的可能。大学终究是土壤,提供条件让你去耕耘的地方。而抱着一种进去学,学出来就牛逼的想法的朋友,恐怕还是把大学当成了火车站,认为有一条确定的途径通往成功的终点。

在这种自由的空气当中,决定艺术与设计作品的其实已经不是学校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环境与文化的熏陶。因为这些东西凝结在人身上时,作者才能变成一颗饱满的种子,在大学这片土壤中生长出作品。某种意义上说,优秀的创作者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吸收了足够的营养了,只待全力表现自己所追求的作品了。

有关“美”的意识,在一个拥有悠久美术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家,每一个人都是从小耳濡目染的。你很难想象一个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坡的人会描绘出恬静淡雅的四季,正如英国人的美术永远是雾气蒙蒙。环境决定了人,也决定了人所能表达的范畴。某种意义上讲,日式美学是无法“学”来的。

当然,也不必去学。在我观察看来,日本社会的平和与无趣所造就的窒息感是艺术表现最大的敌人。缺乏变化的时代,一眼望穿五十年的生活,每个人所想表达的题材都是非常有限的。在艺术方面,中国人必然更有活力,因为我们生长的环境才真正孕育着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

图片[19]-探讨:绘画是设计师的基础吗?-易看设计 - 专业设计师平台

亚文化与自我解构,不要告诉我你在学村上隆,说难听了就是凑作业。

中国激动的二十一世纪,新思想,新现象,各种的斗争,各种的挣扎,这一切的一切才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源泉。即便日本有着思想表达的自由,但在如果“思想”本身就已经枯竭,这种自由又能有多大的意义呢?陷入无休止地自我解构之中不可自拔,缺乏文化话语权,必然迷失在亚文化之中,这样的日本,艺术与其说发展不如说是苟延残喘。而在商业社会中,总是试图与世界市场相隔离,作茧自缚的下场就是把日本设计变成一座孤岛,最终成为遗腹怪胎还是独具匠心,只有时间can tell了。

谁才能敲打出这个时代最响亮的钟声?

请坚信,是我们。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